陈云桥信心满满把答卷交给老夫子,本来以为肯定会让老先生眼前一亮。
却见老夫子刚接过去扫了一眼,就紧锁眉头。
老夫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陈云桥的答卷,颤颤巍巍地走了出去,跟外面的秦夫子道:“秦夫子,后日卯时让云桥到你的春风草堂,行入学礼。”
“春……春风草堂?”陈云桥一愣,正想问是什么情况,而老夫子已经自顾自往后头的院子走去了。
“你怎会被分到春风草堂了?”秦夫子万分不解。
明德学馆一共就两位夫子,这位年过花甲的夫子姓胡,是明德学馆的主教,同时也是修明堂的堂主,学生们称他为明先生。
而修明堂,也是明德学馆主要教授科考相关内容的地方。
秦夫子的春风草堂,则是以开蒙、习字为主,学的都是《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开蒙课,俗称启蒙班。
陈云桥怎么会被分到启蒙班呢?
“因为先生说我字写得太丑了。”
陈云桥郁闷!
天知道,他的毛笔字在后世已经算可以了,只是太飘逸了一些,写不来工整的正楷。
在明先生口中,却是凌乱无章、歪扭无格,都没有五岁小孩写的字工整。
“噗嗤。”秦夫子有点幸灾乐祸,但是专业素养让他很快憋住了笑,然后带着陈云桥就往学馆后面的“后勤处”走去了。
穿过三进的学堂,就到了后殿。
后殿是一整排的住房,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厢房。
而先生们的住处,和学生们的宿舍都在这里。
此时西厢房走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秦夫子对陈云桥介绍道:“这位是负责监管我们食宿起居的宋娘子。”
陈云桥微微作揖:“宋娘子好。”
“你这学生长得倒是怪斯文的,”宋娘子打趣道。
草草收拾一番安顿好住处,陈云桥便到食堂用了晚饭。
晚饭是每人一晚葱油素面,简简单单,用完晚饭便各自回房挑灯学习了。
而秦夫子则拿了一本厚厚的字帖来给陈云桥练字……
“唉——”纵是毅力高于常人的陈云桥也顶不住了,终于在抄了第十遍《千字文》之后缴械投降,一头栽在了床上睡了过去……
……
很久没好好睡过一觉的陈云桥第二天醒来可谓是神清气爽。
他精神抖擞地在学馆里到处乱转,就看见一群学生围坐在院子里一个石桌子旁边。
陈云桥凑过去,只见桌上摆着几张纸,其中一张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字。
上面写着:
假令筑堤,西头上、下广差六丈八尺二寸,东头上、下广差六尺二寸。
东头高少于西头高三丈一尺,上广多东头高四尺九寸,正袤多于东头高四百七十六尺九寸。
甲县六千七百二十四人,乙县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七人,丙县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人,丁县一万二千七百八十一人。
四县每人一日穿土九石九斗二升。每人一日筑常积一十一尺四寸十三分寸之六。穿方一尺得土八斗。古人负土二斗四升八合,平道行一百九十二步,一日六十二到。
今隔山渡水取土,其平道只有一十一步,山斜高三十步,水宽一十二步,上山三当四,下山六当五,水行一当二,平道踟蹰十加一,载输一十四步。减计一人作功为均积。
四县共造,一日役华。今从东头与甲,其次与乙、丙、丁。问:给斜、正袤与高及下广,并每人一日自穿、运、筑程功,及堤上、下高、广各几何?
“这是《缉古算经》中的第三问。”天星系统说。
《缉古算经》是古代用来学数学的《算经十书》中的其中一本,算是数学里比较高阶的课程,主要是高次方程、施工计算之类的应用题。
这密密麻麻的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数学题,就是:
已知AB=CD,EF=GH,AC=EG,AE=CG。
AC∥BD∥FH,AB∥EF,CD∥GH。
AC⊥AE,CI⊥BD,JG⊥FH。
BD比AC长682寸,FH比EG长62寸,CI比GJ长310寸,EG比GJ长49寸,CG比GJ长4769寸。
求AC、BD、AE、FH、CI、GJ的长度。
因为整个题目都是用汉字描述的,让人看着就很头疼,要不是陈云桥有天星系统,只怕读题都要读半天。
更不要说画图用数形结合来解数学题了。
这会儿,这群学生就是被这道题给难住了,都在抓耳挠腮,百思不解。
陈云桥突然很怀念阿拉伯数字和英文、拉丁文字母,至少可以大大降低头晕眼花的感觉,让题意变得清晰。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
大概在公元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把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哈里发曼苏尔。
曼苏尔令人将其翻译成阿拉伯语,从此印度数字及印度的计算方法,被介绍到阿拉伯国家。
由于印度数字简单方便,所以阿拉伯人很快便使用起来,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与冗长繁杂的罗马数字相比,这种数字记法有很大优越性,于是在欧洲普及开来。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计算之书》,系统介绍和运用了印度数字,标志着新数字正式在欧洲得到认可。
由于是阿拉伯人将印度数字带来的,所以欧洲人一直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历史上,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算筹,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所以直到20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
也就是说,在陈云桥穿越过来之前,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100多年左右。
思来想去,打定主意。
“咳,”陈云桥轻咳一声试图引起大家的注意,见大家都朝他看了过来,他才说道:
“我有一计,可助诸位解题。”
众人半信半疑,但还是给陈云桥让了个位置。
只见陈云桥拿起毛笔,在纸上“鬼画符”般写了一堆东西。
其实就是0到9十个数字,还有A到Z这二十六个英文字母。
他给解释了怎么用这些符号表达数学题目、公式,还即兴发明了一个“4位数分隔法”。
比如,对数字**,按英文阅读习惯通过识别“3位数分隔”就是1,234,567,890,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
而按照中文的阅读习惯,通常就得按“个、十、百、千、万……”从右往左数下去,才能数出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
其实,我们祖先在创造大数字表达时也是有节奏的。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十兆、百兆、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
这里面本身就存在一种分隔法,即“4位数分隔法”或“万位分隔法”。
遗憾的是,在近代我国引进阿拉伯数字时,没有重视英文等语种中“3位数分隔法”与中文表达的错位现象,忽略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导致中文中还没有像英文这样便于一眼看出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书写方式。
借鉴古人在中文表达中数字的4位升级表达方式,陈云桥这次给这些学生科普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方式的时候,直接就采取了“4位数分隔法”。
例如,把数字**表达为12,3456,7890,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最高位是“10亿”,可以立即读出:12亿3456万7890。
科普完,再来看刚刚那道数学题,就清晰很多了。
首先,陈云桥画了一个梯形体。
一面是ABCD四个点构成的等腰梯形,另一面则是EFGH构成的等腰梯形,两个梯形是平行的。
在BD上作I点使CI垂直BD,在FH上作J点使JG垂直FH。
整个六面体面积为2,7592,4800立方寸。
为了方便他们理解,陈云桥还把梯形的面积公式也写了下来:S=(a+b)×h/2。
众人还在发蒙,还在消化怎么将东头、西头、上广、下广对应到这些ABCD里,而陈云桥已经哗啦啦地写起了运算过程。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