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派。
儒家门生心中的白月光。
数百年前,公羊学大兴时,儒生对其嗤之以鼻。
当儒家没落,士族登临王朝庙堂,大刀阔斧的改革儒学,抽去儒家脊梁,他们才明白公羊学的重要性。
曾经的儒家,敢打敢杀,为一国而大复仇。
现在的儒家,苟延残喘,在士族门庭下宛若苍狗。
故此。
当公羊学宫传出。
无数儒门学子奔赴洛阳。
他们想要见到公羊学大兴,更想要朝圣。
“琅邪诸葛?”
郑玄垂目看向唇红齿白的少年郎。
他与宋忠为故交,碰面便给对方介绍身边之人。
如赵云,卢毓,宋忠,司马徽,荀攸,杜畿等人皆是如此,当然也有诸葛亮,还有南地俊杰庞统等人。
“见过郑师。”
诸葛亮作揖恭拜道。
郑玄沉声道:“当年徐州之战,某从琅邪退回青州,想必你们也南下了,你可知曹孟德在朝为官?”
“曹操是曹操。”
“天子,是天子。”
“亮,求学公羊,为大汉效命。”
诸葛亮心底充塞怒意,还是咬牙笃定道。
“嗯。”
郑玄垂袖朝着院门走去。
司马徽等人,他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有过多交流。
作为海内闻名的大儒,可以对出生乡野的‘水镜’无视。
乱世岁月。
南地士族上蹿下跳。
多吹捧,什么八俊,卧龙,凤雏……
不过是彰显名声,押注天下枭雄,诸多诱因便是当年的月旦评,让荆襄士人看到显名天下的路径。
对于如今的大汉而言。
若真的有才,会显赫洛阳内外。
公羊学宫建设,下一步革新必然是取仕之路。
大汉缺少的从来不是庙堂俊杰,而是在州郡县施政的干吏,‘韩非子,显学’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只要州郡干吏足够多,总有人能出类拔萃入得庙堂。
“仲子先生!”
司马徽欲言又止。
他能感觉到不善的意味。
却不知出自何处,也不敢当面质问。
“不必在意。”
宋忠摇了摇头,沉声道:“荆襄俊杰多造作,因为天子的福音太过遥远,需要一个起势之风,康成先生出自名门,不屑此种手段,不过先生授学万余之众,有恩于天下,还不至于对你们如何。”
“呵。”
司马徽苦笑道:“某也出身颍川啊。”
“出身何地不是计较。”
“你可有著书,可有批经注录?”
“你又是否广授天下学子,为苍生泽被。”
“不如人,何必并行,能与康成先生媲美之人不多,两个故去,一个受祖辈荫庇。”
“弘农杨氏,也要在他面前作揖。”
“德操,你千万不要去触怒康成先生。”
宋忠摇了摇头,垂袖负手朝着对面的院落走去。
时逢乱世,读过几本书就敢称饱学之士,有点名气更是敢吹嘘自己是海内大儒。
可实际上,为大儒者寥寥无几。
他们这一辈,只有蔡邕,卢植,郑玄可称大儒。
至于上一辈,则是有马融,陈球等人扛起儒学大旗,中间则是夹着荀爽,杨赐几人而已。
“老师。”
“莫要生气。”
庞统手足无措的宽慰。
一日之内,被两个大儒下了脸面。
别说是司马徽,就是他这个做学生的都分外羞愤。
“无妨。”
司马徽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诚如宋忠所言,二人没有可比性。
郑玄作为海内大儒,自然不可能对他屈尊降贵。
客下院落。
二层小筑,景观秀丽。
假山流水,驱散秋季的燥热。
赵云将夜照玉狮子驱入马厩,并且填上早已备好的草料。
“先生。”
“你与水镜先生有怨?”
卢毓怀揣着简牍,极为好奇道。
郑玄摇了摇头,说道:“从未会面,何来恩怨。”
“是吗?”
卢毓满是不相信的回道。
“啪。”
郑玄并指抽在卢毓的额头,笑骂道:“你要记住,学识自底部而起,不是凭空架起桥梁,治民亦是如此,荆襄士人吹捧人的手段不过是过眼烟云!”
“哦!”
卢毓揉了揉额头应下。
赵云疑惑道:“康成先生,我们同行多人为何分的远近不同?”
“不一样。”
郑玄摇头道:“此地接近天子庙堂,我们所来之人皆有考校,想必已经定下亲疏之分,如今洛阳破败,还是静候朝廷召见才是。”
“嗯。”
赵云颔首应允。
他们在巨鹿相会。
行至洛阳时人数已经超过七万之众。
一部分人留在孟津等县,一部分则是入了洛阳,登记造册之后便被虎贲军分发送往各处。
他与郑玄,卢毓同行,才能分在一处院落。
想来,对面院落的荀攸,诸葛亮,还有宋忠等人也是如此。
“子龙。”
卢毓地上手中简牍,说道:“此书送你,为将之人也要明律法,若是来日我们分开,也不知何时能相见。”
“多谢。”
赵云接过简牍,眼眸中浮现追忆。
他过去有一个喜好律法的故友,不知去往何处。
PS:求评价票,求月票,求鲜花
PS:本书已经签约,不会太监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