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朱慈烺离开后,一条条调令很快从宏德殿中传到了兵部,再由兵部传到了京师大营。
京师大营,即五军营。
洪武初年定天下训练军士以卫京师,在南京内外建大小二场,分别训练48卫兵士,称为五军营。
五军营即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至洪武四年,京营的总数为207800余人。
不过随着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五军营的人数有所削减,如今在营人数十五万不到。
能从其中抽调出五万精锐,朱元璋也算是下了血本。
随着朱元璋的调令下达,五万士兵迅速向着京师大营集结,无数的辎重、粮草、兵甲、大炮被运往了中军校场。
营地中,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好不热闹。
很快,一天时间眨眼而过。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李文忠、傅友德、汤和等在金陵城内的开国元勋也齐聚京师大营校场。
此时先一步到达之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朱元璋为何突然调动大军。
“二哥,你说陛下突然调动五万大军究竟是为何?难不成又要开启第三次北伐了?”
徐达用肘子捅了捅身边的汤和,小声问道。
“很有可能!这次连火器营都全营出动,除了北伐还能干嘛?”
汤和一脸凝重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对北伐的兴致不是很高,但他身旁的徐达闻言却是一脸兴奋的低喊道:“终于要北伐了,这一次咱定要打得王保保那厮丢盔弃甲!”
洪武五年,大明组织了十五万大军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这次北伐,他率领的五万主力中路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
如此奇耻大辱,徐达早就想报了!
不过这几年大明重在休养生息,并没有急着发动第三次北伐。
这次朱元璋突然派人去京师大营点兵,终于让徐达看到了报仇的希望。
一些军中的将领和徐达的想法一样,还以为朱元璋又要开始组织下一次的北伐,一个个也是兴奋得摩拳擦掌。
“咚咚咚!”
战鼓擂饷,朱元璋跟随着鼓点走上了点将台,虎目环顾诸将。
猛然间,他一抬手,鼓声停顿。
朱元璋缓缓开口:“想必你们都很好奇,为啥咱突然调动如此多的兵马,集结在这五军营中军校场!”
“或许,你们都认为,咱是为了彻底解决掉北方的威胁,杀入北元老巢。”
“不过,你们都错了!这次咱并非要北伐,而是要做一件比北伐更有意义的大事!”
此话一出,整个京师大营一片哗然。
“陛下,什么大事情能比北伐更有意义?”
徐达十分不解。
如今中原地区虽然一统,但四方依旧不稳。
北方有蒙古大军虎视眈眈,南方有蒙元残部盘踞,元将纳哈出盘踞辽东,明玉珍之子明升在四川继其父称帝自守,西域一带的帖木儿汗国颇欲兴师东进。
如此局势下,只有彻底将北元打服了,其他四方才会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这也是大明这几年来连续发动了两次北伐的根本原因。
北伐,是大明安定的根本!
如今朱元璋却说有比北伐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不禁让徐达有些疑惑。
“具体是什么事情,你们稍后就会知道!!”
说完,朱元璋转身看向提前达到的朱慈烺,缓缓走下了点将台。
朱慈烺有些错愕,但还是硬着头皮走了上去。
他知道,这是朱元璋在考验自己,看自己是否能够激起这五万将士的好战之心,能否调动起这五万将士的血性、士气。
若是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更别提组织明末世界京师百姓共同御敌了。
说白了,就是考验朱慈烺忽悠人的能力!
“这人是谁?之前没见过啊?”
“陛下为何突然让他上了点将台?”
“陛下该不会让一个小屁孩来统帅咱们吧?”
见到朱慈烺突然上了点将台,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之色,并且对着朱慈烺指指点点。
点将台!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打仗之前主帅点将出征的地方。
朱元璋突然让朱慈烺这半大孩子上台,也就意味着朱慈烺就是此次出征的主帅!
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来当他们这群开国元勋的主帅,谁能服气?
点将台上的朱慈烺自然将台下的骚动看在眼里,但他却没有丝毫的胆怯,而是学着朱元璋那样压了压手。
台上鼓声戛然而止,台下有些激愤的众多开国元勋也慢慢安静了下来,见此,朱慈烺这才朗声高喊道:“诸位大明的将士们!”
“我知道你们很疑惑,也很不服气!”
“但是……”
没有过多的废话,朱慈烺直接一挥手就召唤出了脑海中的双向传送门。
“轰!”
一声沉闷的声响后,一道无比巨大的青铜巨门,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了校场上空,不偏不倚的落在了大军队列前的空地上。
“什么情况,这道门是如何突然出现在咱们面前的?”
“刚刚那小子挥手间便让这道巨门出现,难道他是神仙?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神仙手段?”
“难怪陛下会让他上台……”
整个校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喧哗,五万人都好奇无比的盯着朱慈烺,等待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新书求支持,求鲜花,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