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高卢。
几名瓦尼达的政府工作人员,走进了高卢最大的粮商,也是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路孚公司。
听说几人代表瓦尼达政府采购现粮,路孚公司的经理连忙客气地将他们请进了贵宾室。
在一番讨价还价后,由于瓦尼达政府要粮要的很急,双方同意以稍稍高于市价的价格,交易价值5000万法郎的现粮,明日交割。
等到送走几人后,路孚公司的经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拨通了董事会的电话。
“董事长,智库的预计没错,今年的非洲果然出现了粮食短缺情况,刚刚有瓦尼达政府的采购员来购买现粮……”
“是的,我用平价,卖给了他们5000万法郎的粮食。”
“好的,我明白,一切按照您的指示办,不会打草惊蛇。”
挂断电话,经理走到窗前,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自言自语道:
“真没想到,第一个发现异常,提前行动起来的竟然是瓦尼达……”
“可惜,终究是徒劳罢了。”
无数专家学者们,经过精心计算和研究得出结论,身经百战的专业经理人亲自操刀,路孚公司一定能借着这次机会大赚一笔。
那帮非洲的贱民,怎么会明白堂堂跨国公司的谋划呢?
……
另一边,瓦尼达边境,检查站。
两国之间的边境上,都竖立着覆盖全线的双层铁丝网,用以划分两国领土。
无数的乌班吉难民被阻隔在铁丝网外,无助地呼喊着对面的瓦尼达人,希望能有好心人打开一道缺口,放他们一条生路。
短短一天内,周围的难民越聚越多,甚至发生了踩踏事故。
体弱的小孩和妇女只能被夹杂在庞大难民潮中,随波逐流,随时都有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的可能。
一个十一、二岁的黑人小男孩,满眼无助,光着双脚,浑身瘦的都是皮包骨,唯独腹部肿大,挺着个大肚子。
而且他还牵着一个比他还小的小女孩,眼看着只有三、四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两眼暗淡无神,盲目地跟着人潮前进。
他叫伊达,旁边的是他妹妹,他俩都是乌班吉人,原本和母亲一起生活在乌班吉东部的一处叫尕贾小村庄里。
生活虽然贫困,但起码也算幸福。
然而今年夏天,一切都变了。
饥荒都是从异常天气开始的,整整六个月,天上没有下一滴雨。
强烈的干旱让庄稼枯萎,土地开裂,就像一个垂死挣扎的老人,不住地发出哀嚎。
一开始,周围还能买到粮食,可是随着干旱的持续,粮价越来越高。
终于有一天,附近再也买不到一颗粮食了。
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填饱两个孩子的肚子。
树皮,野草,甚至泥土……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伊达和妹妹咽下去许多外人难以想象的东西,只是为了让自己,暂时感觉不到饥饿。
然而哪怕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持续下去。
因为长久的饥饿,母亲将珍贵的食物都让给了孩子,自己却病倒了。
在咽气以前,虚弱的母亲让伊达带着妹妹,一直向东走,穿过边境,到一个叫瓦尼达的地方。
母亲说,瓦尼达有一条大河,那里不会有干旱,当然也不会有饥饿。
伊达也不知道母亲说得是不是真的,但他只能带着妹妹,一直走啊走,直到被铁丝网拦了下来。
虽然伊达的年龄还小,但生活的艰辛让他成熟得很早。
看着面前这冰冷的铁丝网,他知道,自己和妹妹很可能没办法,到达母亲所说的美好家园了。
……
苏枫坐在政府大楼的会议室中。
除了已经安排任务的人以外,其他人悉数到齐。
他们已经听说了其他国家都拒绝帮助难民的消息,心情无比沉重。
从感情上讲,瓦尼达人和乌班吉的百姓几乎同根同源,许多家庭都沾亲带故,怎么能轻易放任他们活活饿死?
可从理智来上讲,如今大旱仍在持续,大规模饥荒已经初现端倪。
说句难听的话,瓦尼达尚且自顾不暇,还怎么顾得上帮助这些难民。
想到这些,他们都抬起了头,看向面前的的苏枫,不禁无比佩服自己的总统。
都到了这么危机的时候,苏总统仍然面不改色,沉着冷静。
有苏总统,简直就是瓦尼达人民最大的幸事。
苏枫敲了敲桌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他们不救,我们救!”
“足足三十万难民,他们的性命就靠我们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既然苏总统做了决定,那他们这些下属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
苏枫那饱含深意地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就像是要将他们的样子都记下来。
许久后,他才站起身来,对着所有人微微欠身,说道:
“诸位同僚,当共勉。”
众人顿时也都站起身,面色肃穆地鼓起掌来。
这可能是自瓦尼达建国以来,政府所面临过得最大的挑战。
也是瓦尼达这个国家,第一次肩负起,本不属于她的责任。
……
感谢【和诗】读者老爷的打赏,小弟感谢!
第三更,今天花了很久来重新整理大纲,只能先欠两张,明天补上哈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