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的主要作物,是小麦、水稻、高粱(黍米)这类禾本植物。
对土地有一定要求,产量也不怎么高,就算是碰上丰年,亩产也只有两三百斤。
再加上地主们普遍设定的高佃租。
百姓们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攒不下几粒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发生天灾,就会出现大量灾民。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地瓜这种亩产两千斤的农作物。
百姓们肯定能积攒下不少粮食。
这样应对灾害的能力会大大提升。
哪里还会出现无数百姓被饿死的惨状?
朱元璋越想越兴奋。
但他还是逼着自己镇定下来,毕竟现在还是空口无凭。
他还没亲眼见到这种叫地瓜的作物。
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像李元霸说的那样神奇。
这时,和庄户拉完家常的秦夜回到几人身边。
脸上已经没有刚才闲谈时的微笑。
而是一脸的忧愁愤怒。
“这个朱元璋,自己还是农民出身,结果当了皇帝,就不知民间疾苦了。”
“看看现在关中出现了多少流民?他连个赈灾的措施都没有。”
“这就是屠龙者终成恶龙么?”
朱元璋一听顿时心里又是一阵火起。
什么叫不知民间疾苦?
什么叫恶龙?
自己天天为了灾民急得满嘴冒泡。
结果在这小子眼里却成了个昏君。
而旁边的郑士元则是不停地擦着冷汗。
当着皇帝的面骂皇帝。
他穷尽想象力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场景。
他一边为秦夜捏一把冷汗,祈祷这个善心庄主以后不会被朱元璋给一刀铡了。
一边也为朱元璋捏了把冷汗,希望这位主儿要忍耐下去,别忍不住暴露了身份,那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好在朱元璋尽管憋得满脸通红。
却还是忍住了反骂回去的冲动。
因为他仔细一想,秦夜这话说的还真没错。
虽然他对灾民的事万分焦急。
但也确实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举措。
自己贵为天子,结果还没人家一个小庄主做的事情多。
顿时,一股惭愧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时,秦夜接着说道。
“饥荒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发生的,干旱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苗头。”
“你看连应天府这种靠近长江的地方都出现旱情,更别说那些少河少湖的地域了。”
“朝廷本应该早早地就能判断出,会有发生饥荒的可能,可是却一直无动于衷,真是够废物的!”
这话说的朱元璋又是老脸一红。
自从做了这个皇帝,他的确是越来越脱离民间了。
这种庄稼人几个月前就能推断出来的事,他还是在饥荒发生之后才知晓。
而更让他寒心的是,朝堂上的大臣竟然也没人提起此事。
他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还是说,他们手中囤积着大量粮食,就等着饥荒涨价捞一波?
“看来,我这几年是杀人杀少了啊,让他们已经忘记我是怎么打天下的了!”
朱元璋心里想着,眼神也越来越冷!
看到灾民的安顿工作井然有序。
秦夜也放下心来。
看来前几次安顿灾民,的确让手下的人积累了不少经验啊。
他叫过来一个小主管叮嘱道。
“新来的灾民虽然已经消过毒了,但还是要仔细排查一下。”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要防止他们把瘟疫带进来。”
“给他们提供的饮水也一定是要烧开的。”
“还有要严加看管,逼着他们养成去厕所方便的习惯。”
然后他又转头看向李元霸:“还有你,你手下的安保部门也要时刻注意,我们无法保证灾民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你要确保有人捣乱第一时间平息!”
李元霸一拍胸脯:“庄主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秦夜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
朱元璋和郑士元都是两眼放光。
这种手段,这种统筹,放在这里当个小小庄主真的是屈才了啊。
朱元璋从农民起义做到一国之君。
什么没经历过?赈灾也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他从来没见过像秦夜这么高效,这么严密的赈灾章程。
他赶紧偷偷吩咐着郑士元。
“赶紧记下来,回去让那些负责赈灾的废物好好学习一下。”
郑士元连忙点头:“放心吧,陛下,我早就开始记着了。”
然后,他支支吾吾地想要说什么话,但却又不敢说出来。
朱元璋看了出来,不耐烦地说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子的脾气!”
郑士元心里却是一阵嘀咕:我就是知道您老说杀就杀的脾气,才不敢说的啊。
不过,他还是鼓足勇气把话说了出来。
“陛下,虽然我知道这个秦夜和他的手下对您多有冒犯,这些都已经是死罪了,但是我还是想请求您宽恕他们。秦夜这人我看着颇有才能,就这么杀了太可惜了啊。”
朱元璋眯起眼睛,盯着郑士元看了起来。
把郑士元看的心里直发毛。
突然,朱元璋却是轻轻一笑。
“我就知道你会帮他求情,你这人就是敢说敢做,敢弹劾皇亲国戚,也会为了平民求情。”
“你要不是这么死心眼,我也不会重用你了。”
“放心吧,这小子诡异的很,谁知道他还藏着什么好东西,不把他的底子掏干净,我是不会动他的。”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